买新能源车易,装私人充电桩难?看法律如何定物业责任-群益观察 -北京群益律师事务所

“买车容易装桩难”,已成为新能源汽车普及的痛点。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 6000 万辆,充电桩作为配套设施的需求持续激增,但超三成车主遭遇过物业拒绝配合安装的困境。当绿色出行需求遇上社区管理难题,物业公司究竟有没有配合义务?

买新能源车易,装私人充电桩难?看法律如何定物业责任-群益观察 -北京群益律师事务所

今日案例

河南灵宝市某小区业主甲某,在自有产权的车位上申请安装充电桩,却被物业公司以“消防不合格、电力容量不足” 为由拒绝。多次协商无果后,甲某诉至法院,要求物业协助办理安装手续。庭审中,物业公司未能提供消防、供电等部门的正式检测报告,仅以主观判断主张存在安全隐患。

那么,法律是如何规定新能源充电桩的安装要求呢?物业应该怎样配合?

群益普法

物业的配合义务并非无条件启动,业主首先要具备两个核心前提:一是拥有固定车位产权或一年以上使用权(人防车位需提供使用权协议);二是安装方案不损害公共安全和其他业主权益。

《民法典》第二百七十二条明确,业主对专有部分享有使用权,但不得危及建筑物安全或损害他人权益。

买新能源车易,装私人充电桩难?看法律如何定物业责任-群益观察 -北京群益律师事务所

许多物业以“需业主大会同意”为由设置额外门槛,这一做法是否合法?答案是否定的。国家四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居民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通知》明确规定,物业服务企业应“及时提供相关图纸资料,积极配合并协助现场勘查、施工”。《民法典》第九条的绿色原则更从法律价值层面强化了这一义务 —— 推广新能源汽车是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的重要举措,物业作为社区管理者有义务助力。

物业也并非必须“有求必应”,但拒绝需有法定理由且提供证据支撑。合法的拒绝情形主要包括:

一、经消防、供电等部门检测,确认存在安全隐患或电力容量不足(需提供正式检测报告);

二、安装方案需占用共有部分,且未经业主大会或业委会同意;

三、业主未提供车位合法使用证明,或方案明显损害其他业主权益。

本案例中,法院审理认为,新能源汽车推广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甲某对自有车位的合理使用应受保护。车位是否具备安装条件,应由专业职能部门认定,物业无权单方否决。最终判决物业公司限期协助甲某安装充电桩。

律师提醒

充电桩“安装难”的破解,既需要业主厘清权利边界,也需要物业找准责任定位。物业公司不应是绿色出行的“拦路虎”,而应成为政策落地的“助推器”——对符合条件的申请积极配合,对确有障碍的情况主动协调,而非简单说“不”。业主也需理解社区管理的复杂性,依法依规推进安装。当每一方都在法治框架内行事,绿色出行的 “最后一公里” 必将彻底打通。

买新能源车易,装私人充电桩难?看法律如何定物业责任-群益观察 -北京群益律师事务所

诉说你的忧愁,群益帮您解忧

文中所有图片、视频,如无特殊说明,均来自互联网

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