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了5年服务合同,2年后离职,单位要15万赔偿,员工要赔偿吗?
小白于2018年3月1日入职某科技公司,从事工程师工作,双方订立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
2018年6月1日,科技公司与小白订立服务期协议,
约定将小白送到国外进行专业技术培训3个月,
培训费用为15万元(含小白培训期间的3个月工资6万元),
小白回国后须为科技公司服务满5年,否则应承担违约责任。
小白培训回国后工作满2年即提出辞职。
双方因违约金发生争议,科技公司提出仲裁申请,要求小白支付违约金10万元。
仲裁委审理后认为,
科技公司将小白在培训期间获得的工资列入培训费用没有法律依据,
故只支持扣除6万元后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六条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的培训费用,包括用人单位为了对劳动者进行专业技术培训而支付的有凭证的培训费用、培训期间的差旅费用以及因培训产生的用于该劳动者的其他直接费用。
从上述规定来看,法律并未将培训期间的工资列入培训费用。
再者,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培训,
虽然有提高劳动者个人技能的一面,
但更多地是为了让劳动者为用人单位创造更大的经营效益,
故即使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脱产培训,
上述培训期间仍应当视为劳动者在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
因此,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依约足额支付劳动报酬,而不应因劳动者提前离职而扣减工资。
诉说你的忧愁,群益帮您解忧。
作者:高鑫宇律师
文中所有图片、视频,如无特殊说明,均来自互联网。
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